Sunday, 16 December 2012

说再见


“对别人最大的伤害是,不说再见就离开了。”

更何况是,Pi 与老虎,这一对患难之交。

pi还小的时候,他其实很喜欢老虎,一度想接近却被父亲强行抱走。从小就被父亲灌输“老虎不会是朋友”的观念。

尽管如此,年少时期的Pi,还是很喜欢老虎,看着它在笼子里,欣赏着它的姿态,猜测它在想什么。那段时间,他跟老虎的感情,就停留在那种想接近又害怕被伤害的感觉。

暴风雨的那一个船难,当Pi看见老虎就要跳到船上来时,父亲的话,他依然清晰的记得,他就是拼了命也要想办法远离老虎。

一直到后来,他有办法驯服老虎了,Pi就把老虎,当作患难之交一样。一人一虎在海上漂流了好长的一段时间。

漂流的日子结束的时候,全身无力的Pi看着老虎离开。连走路都无力他,却使劲的在哭。因为没有办法接受老虎的不告而别

到底,老虎有把Pi当作朋友吗? Pi如此在意的告别,真的那么重要吗?就算曾经共度生死,就算曾经如此融洽,如果不告而别,就意味着什么感情都没有意义了吗?是这样吗?

 Pi回忆起自己的初恋时,只想起美好的一切,却忘了什么时候说过再见。那个女孩留给了他一个手环当纪念。而Pi留下了一定会回去的承诺。这已经是最完整的道别。再见那两个字,似乎没有被记得的必要。

回忆起老虎时,却怅然若失他如此在乎老虎的头也不回这段感情即使结束,也要有个完美的句点。连再见也不说,就是给Pi最大的伤害。

回忆起家人,他们也是在没有预知下就这样离开。留下Pi无助的嚎啕大哭。

看完Life Of Pi这一部电影,想起过去,我也曾不告而别,也曾有人对我不告而别。那一切,的确是无法弥补的遗憾。但我最后都接受了。接受那些所谓的缺陷美,接受回忆里的缺陷。我一直觉得,只要有回忆就已经足够。结果是怎么样都不重要。对于变质的感情,我的确可以放得下,一个人静静的回忆那回不去的从前。不是因为感情不深,而是因为回忆已经很足够。这样我是错了吗?这不是代表我放得下吗?放得下,就是如佛教里所提倡的,接受生命力的无常,不是吗?唉,很乱,很乱到底应该怎么样?
 
在这一部电影,我看到了人与上帝,还有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。

面对什么话都不说的上帝和动物,人类总有很多的疑惑。

男主角问上帝,“为什么完美的上帝,要创造不能完美的世界?”“上帝已经带走了我的一切,祂到底还要什么?”

男主角问老虎,“你到底在想什么?”“你到底有没有把我当成朋友?”
  
直到我看到了其他人的影评,我才明白电影里面更深一层的含义是,老虎是人类的“兽性”。电影表达的是,人在恶劣环境下,为了生存,就会拿出自己的兽性,令人畏惧,可怕的那一面。而当人类相信了上帝,神性由生,兽性也就远离了。人类跟着上帝的指引,抵岸的时候,就是人类接近上帝的时候,此时,兽性远离...




 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