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unday, 27 October 2013

华乐,我的遗憾



刚听完理大生演奏的《雨后庭院》,我才猛然想起自己已经好几年没看华乐演奏了~~~

在本地,中学的华乐演奏,学生平均能有四五年演出经验,加上常参加比赛,所以乐手技术水准相当高。

大学的华乐演奏就不一定,除非乐手中学就已经学成,或者有天分及勤练,否则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学成。

然而,大学的演奏有一个特点,就是乐手会尽量融合西乐的元素,让华乐演奏没有那么刻板。反而中学的华乐团,都是比较刻板的,华乐就是华乐,西乐就是西乐。要演奏什么歌曲,比赛等,大都由教练安排。比赛的评审都是看参赛者技术,还有曲子的难度。学生选参赛曲子,都是从中国考级曲目选出来,或者是传统的华乐合奏曲。乐手有参赛的压力,都在练高难度的曲子,容易的曲子不练。忘了玩音乐,并不应该取决于难度。

一直到我上了大学,才知道大学生办华乐演奏,才真的是在“玩音乐”。学生很自由,不再被教练限制,不再有参赛的压力,音乐造诣要高是基本该有的,此外,学生还要有很广的音乐常识,结识各种风格的音乐伙伴,懂得融入非华乐元素 (流行乐,摇滚乐,甚至马来乐等),这是中学生的华乐没有机会接触的。而这些在玩音乐的,很多都是中学时期就已经有熟练的技巧。来到大学,终于可以告别刻板的演奏风格,放胆去玩音乐。

曾经,我只是短暂的停留在大学时期的华乐,没有好好的去玩。唯一用心编过的,是笛子主奏,钢琴伴奏的《青花瓷》。就有这么一首很简单的曲子让我回忆。虽然我知道,我是玩得起的,我绝对可以为大学的华乐团贡献更多,但是须要付出的时间真的太多太多了。我真的做不到,我拿不出来的,不是我的音乐水准,是时间。我的时间管理,一直到现在,都没有好过。我注定要留下这样的遗憾,是我的选择

最后,我不是玩的那一个,我只能,静静的欣赏


很喜欢这一首,袁莎的《云裳诉》。古筝主奏,钢琴伴奏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